百年党史|【1964】隐姓埋名造核武

日期:2021-08-11 10:14:00

来源:党委工作部

作者:

浏览数:0

  1964年10月16日,在我国西部罗布泊试验场的上空,升腾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从此,中国人迈入了原子核时代。当晚,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播发了原子弹爆炸成功的《新闻公报》,无数人涌上街头,如同庆祝盛大的节日。

  1964:隐姓埋名造核武

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,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,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,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,党中央和毛主席毅然作出研制“两弹一星”,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。

  “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,没有那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。那么好吧,我们就搞一点吧。”毛主席当年的一席话,看似轻松却斩钉截铁。

  “毛主席决定,为了防御,中国也要搞原子弹。我们不首先进攻别人,但不是消极防御,而是积极防御。”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、副院长的张劲夫对当年的历史还记忆犹新。

  1956年,中国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第一个远景规划,把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列为12项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任务的第一项,同时部署了两个更大的项目:原子弹和导弹。

  国务院先后成立了研制导弹和原子弹的专门机构,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,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,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伟大事业中。

  1957年10月15日,中国和苏联签署了“国防新技术协定”。此后,苏联在原子弹和导弹方面向中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技术援助。但是,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恶化,1959年6月20日,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,以苏联正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谈判关于禁止试验核武器协议为理由,宣布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有关技术资料,并于7月16日下令撤走全部在华专家。有人曾因此断言,中国核工业已经遭到毁灭性打击,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。

  但是,勤劳、勇敢、智慧的中国人民从来不信邪,也不会被任何外来势力所压倒屈服。中国决心继续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原子弹,并将第一颗原子弹以苏联毁约的年月“596”作为代号。

  1959年7月,周恩来总理向第二机械工业部(核工业部)传达了中央的决策:“自己动手,从头摸起,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。”邓稼先被任命为理论部主任,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工作。

1.jpg

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原子弹爆炸现场

  经过1961年和1962年自力更生的艰苦实践和努力,到1962年下半年,原子弹研制工作已经发展到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关键时刻。

  1962年9月11日,二机部向党中央提出争取在1964年、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“两年规划”。毛主席批示:“很好,照办。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。”

  “两年规划”不仅规定了最终目标,还指明了分阶段、分系统的具体目标;不仅提出了领导机关要抓的工作和要为基层解决的问题,而且也指出了各系统各单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。因此,仅靠二机部的力量不可能成功实现“两年规划”。

  1962年12月14日,党中央作出《关于成立十五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》。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,以周恩来总理为主任,以贺龙、李富春、李先念、聂荣臻、薄一波、陆定一、罗瑞卿七位副总理和七位部长为成员组成,主要任务是:组织有关方面大力协调,密切配合;督促检查原子能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;根据需要在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等方面及时进行调动。

  中央专门委员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级别最高的专项工程领导机构。它的成立,加强了中国原子能工业、核武器研制、核科学技术工作的统一领导,确保了对国防科研、国防工业、各相关工业部门和各相关省区市的全面协调与调度,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迅速进入全方位攻关会战的新阶段。

  据后来统计,在原子弹设计、制造和试验过程中,全国各地和各军兵种直接参加的协作单位有568个,运输设备和物资的汽车行驶里程总和,相当于绕地球462圈。

  1964年10月16日15时整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验场爆炸成功。一个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,天空和大地被照得一片通红,现场万众欢腾,大家将帽子抛向空中,庆祝这历史性的伟大新篇章。我国成为继美、苏、英、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原子弹并成功实施核爆炸的国家。这一声巨响,打破了世界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,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。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,郑重宣布: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,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。

  原子弹的研制,汇集了中国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、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。他们在戈壁荒滩、深山峡谷建立基地,风餐露宿,披星戴月,艰苦创业。

  出于保密的需要,他们隐姓埋名,断绝与外界有碍工作的一切往来,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国防尖端科技事业作贡献,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,真正是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。这种执着使命的大担当、团结攻关的大协作、为国奉献的大情怀,在新时代的今天,仍然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!